使用這個技巧,你可以同時把自己聽到的內容,變成對說話者的尊重和對你自己需求和期望的支持。
而一旦我們發現並應用這些法則,人類的生存問題便可永遠地解決。因為那是人類所能表達致最真確的唯一學問。
相反,你可能是變得更成熟了,不會再輕易相信一套將所有人都鑲嵌在一個共同的生存目的,亦必須接受理性引導的價值體系當中。寫到這裡,我不是說讀完葉浩《以撒.柏林》這本書,就可以枯木迎春,重新燃起對共產主義的熱血。這套觀點,無疑深深地激勵了近代科學研究的發展。前者是人根據自己意志所採取的行動之後果,出自特定行為者之動機或理由。但在追溯歷史的時候,卻往往會把這些歸因於文藝復興、啟蒙運動等。
「一元論」價值體系是極權主義的思想根源 當每一派都各持己見,甚至認為自己的一套才是「真理」,後果必然是災難性的。然而,人一旦過了三十歲,在社會上也摸爬打滾了一些年,別說拯救天下蒼生了,可能還需要別人來拯救自己(誤)。文:蔡子強 【五張國宴菜單反映台灣政治轉型軌跡】 2016年3月,位於圓山飯店之內的「圓山文物館」開幕,館中展示了很多與飯店崢嶸歲月有關的文物,包括不同總統時代的國宴菜單。
到了李登輝年代,國宴菜單繼績保留封面印有國徽以及梅花圖案,但卻由緞布改為銅版紙,由刺繡改為壓紋(見圖3),視覺效果上更加金璧輝煌。Photo Credit: 時報出版 圖5:陳水扁就職國宴菜單封面 因為民主化的關係,阿扁不再著重名貴菜式,魚翅和鮑魚更因為保育原因,不再納入,龍蝦成了最高級的菜式。四、飄香荷葉飯:主要以彰化縣竹塘鄉長糯米加上南投縣埔里鎮的茭白 筍。Photo Credit: 時報出版 圖6:陳水扁就職國宴菜單菜式 Photo Credit: 時報出版 圖7:陳水扁就職國宴菜單菜式 到了馬英九年代,國宴菜單變得十分平民化,只用一般紙張,普通印刷,封面就改以國旗代替國徽,並印上總統府作為背景,設計簡約,沒有前述阿扁的花俏(見圖8)。
Photo Credit: 時報出版 圖8:馬英九就職國宴菜單封面 圖9是2012年馬英九連任成功,就職晚宴的菜單。環保是如今的世界性政治潮流,馬英九就像很多西方政治領袖一樣,都在自己的政綱中主張環保,並一貫鼓吹「簡單」、「節能」的風格,應用在飲食上,就是所謂「在地」的要求,那就是儘量採用當地的食材,以減少食材運輸的距離,亦即是所謂「食物里程」(Food Mileage),好能夠節能減碳。
五、樹子蒸石斑:用的是屏東縣林邊鄉的龍膽石斑,搭配嘉義梅山鄉的樹子提鮮。八、東方美人茶及手工綠豆椪:東方美人茶是新竹縣最著名的,而綠豆椪是以無水奶油製成酥皮,不用豬油,清爽而不油膩。Photo Credit: 時報出版 圖2:蔣介石時代國宴菜式 接著是蔣經國時期,菜單除了面積縮小了、字體改用楷書之外,國宴菜單樣式變化不大。到了陳水扁帶領民進黨首次上台執政,為求展現新朝代新作風,阿扁特地請來藝術家設計總統就職當天的國宴菜單,務求讓人耳目一新,最後做出了金碧輝煌、以骨瓷碟為封面、層層疊疊的設計(見圖5)。
這個時期的國宴政治意涵濃厚,強調平民化、本土化和族群意識,反映了阿扁的選票和支持基礎。七、傳統甜湯:以九份紫黃相間的芋薯圓、仙草,製成傳統甜湯品。第四道菜是「冬之養」,以芋薯鬆糕代表族群融合。以圖中這一份來看,菜單共有11道菜,包括:梅花拼盆、竹笙清湯、牛肉包子、原盅排翅、脆皮嫩雞、荷葉花捲、雞油菜心、揚州炒飯、八寶酥餅、桂花銀白、各色鮮果。
二、山藥竹筍燉雞盅:則用雞腿肉,去皮去骨,加上南投縣埔里鎮的紫山藥及新北市三峽區竹筍燉煮。蔣介石年代,國宴菜單十分講究,大如公文卷宗一般,用上黃色是要彰顯國體的威嚴,封面是梅花圖案刺繡,並印有國徽(見圖1),純手工製作,內裡的字體是篆書,雖說是古色古香,但若然眼力、文化修養差一些,恐怕都會讀得很辛苦。
那就是所謂「在地」,儘量採用台灣當地的特色食材入饌,把地方特色發揚光大。我對國宴菜單特別感興趣,因此特地為此從香港到台北一趟,結果大增見識,不枉此行,尤其是文物館的管理員人很好,竟然答允我的不情之請,把那些國宴菜單從玻璃展示櫃中逐張拿出來,一一供我拍照,讓我可以與讀者分享,在這裡特別鳴謝。
Photo Credit: 時報出版 圖9:馬英九就職國宴菜式 這八道菜看似平平無奇,但其實卻有一番政治上的苦心。Photo Credit: 時報出版 圖1:蔣介石時代國宴菜單封面 這個時期,國宴菜式有中西兩式,中式並未見台灣道地風味,反而以淮揚菜為主,這當然與蔣的籍貫和背景有關,且因為經歷戰亂,潛意識上可能擔心賓客吃不飽,餐點多半會有包子、饅頭、麵、飯等,著重能夠飽食。這是今天綠色政治的一個普遍要求,所以,一個高明的政治家,如今不會在自己官方宴會的菜單上,標榜甚麼波士頓龍蝦、日本松阪或神戶和牛、阿拉斯加長腳蟹、夏威夷水果等等,炫耀佳餚食材張羅自天涯海角,世界每一個角落,以為「外國的月亮特別圓」,這樣才夠隆重和體面,其實反而會適得其反,被批評為「政治不正確」,尤其是「環保不正確」,反而拿地方特產出來待客,才更得體和符合環保。三、客家桔醬龍蝦:採用東北角沿海的龍蝦,佐以新竹北埔鄉傳統客家風味的金桔醬,有別於一般龍蝦的焗烤,是較創新的作法。難怪都說「李登輝不但懂得吃,也很能吃」。與四年前比,每人預算更從1800元調低至1600元,菜式也從九道減為八道,分別為: 2012年馬英九總統就職晚宴菜單 一、鴻圖迎賓盤:當中有雲林縣口湖鄉的烏魚子,且一改以往搭配大蒜的方式,改用蘋果片,讓口感更加清爽,另外還有宜蘭三星鄉櫻桃鴨、嘉義縣鹿草鄉黃地瓜,及屏東縣東港鎮櫻花蝦。
第二是「夏之育」,用的是虱目魚丸湯及台南碗粿,代表總統平民化及本土化的風格下面是更有效的安排: 保險公司推出了新產品:火災盜竊險。
使用三段式結構 三段式結構在脫口秀演員之間廣為流傳,它是一種帶來笑聲的神秘法則。而一個節奏最少需要幾個音節呢?對,兩個。
這些方法基於我從事脫口秀演員的親身體會,並結合多年來合作過眾多成功脫口秀演員的實際寫作技巧。你們知道為什麼同性戀那麼會穿衣打扮嗎?你試試二十年都待在衣櫃裡。
但是你問他們,為什麼那麼多笑話都用這種技巧時,他們往往說不出所以然來。衣櫃是「底」,後面再加任何東西都會削弱笑話的效果。在他講到第十個笑話的時候,觀眾已經不再大笑,只是禮貌地微笑聽著,而這個演員因為沒有得到預期的笑聲變得煩躁起來,並開始指責觀眾不夠好,於是觀眾連微笑也沒有了。「精簡」則是提高每分鐘笑聲數的重要技巧。
鋪陳部分提供的資訊應該剛好夠讓觀眾產生目標假設,同樣也是越簡潔越好,之後給觀眾笑點,即通過再解讀打破目標假設,僅此而已。如果有些參考資訊對你講的笑話十分重要,但不在常識範圍之內,且又找不到合適的替代,那就在鋪陳部分說明。
創作和編輯是兩個區別很大且各自獨立的工作,寫新笑話時就快速不中斷地寫完,之後再回來打磨它們,否則會失去寫的動力,並錯過很多改善的機會。例如,有個學生寫過這樣一則笑話: 你們知道為什麼同性戀那麼會穿衣打扮嗎?你試試二十年都待在衣櫃裡,看看會怎麼樣。
保險公司推出了新產品:火災盜竊險。你會時常發現,一、兩天後再回頭看寫過的笑話,往往會冒出新的角度和想法。
之後我就去丹麥度假,因為我有性方面的改變(sex change),它從不常變得也不怎麼樣了。文:葛瑞格・迪恩(Greg Dean) 【從搞笑到爆笑:改善和打磨笑話】 一位著名的作家曾經說過:「世上沒有寫作這回事,只有不停的改寫。笑點用「底」收尾 每個笑點都有一個關鍵的詞、短語或動作來揭露再解讀,從而打破目標假設,讓觀眾笑出來。不過,你一定知道,同一種節奏很容易讓觀眾產生假設,預設接下來還會是同樣的節奏。
關於這一點,脫口秀演員有兩個常見的錯誤: 錯誤一:笑點的「底」出現後還有多餘的話或動作 笑點的「底」出來後還堅持繼續講,是最常見也最惱人的錯誤。這個過程漫長又複雜,最後我們還是離婚了。
這不代表你不能寫些需要思考、有智慧的笑話,而是即便你要表達一個新奇的想法,也應該簡單明瞭,讓觀眾不用大費周章就能明白你在說什麼。兩個音節構成一個節奏、一個假設,第三個音節打破這一節奏,打破假設,這是經典的笑話結構。
這是一個結構很好的笑話,用詞不多不少,比起最初的版本能引起更大的笑聲,到達笑點需要的時間更短、更快,「每分鐘笑聲數」就越多。把「底」放在正確的位置十分重要,因為它決定了觀眾何時發笑,如果「底」在笑點中過早出現,觀眾開始笑,而你還在繼續說,他們就會因此停下笑聲聽你在說些什麼。